我是看到央行所發新聞稿,才搜尋到刊載於自由時報的原文。以下將原文與央行新聞稿張貼如下;
1、央行澄清中銀台北的台幣資產僅125億元;
2、關於國銀人民幣放款偏低。大陸已經開放人民幣外債或外資以人民幣出資投資,至於人民幣借款金額不高,應該還是因為借款利息相較於美元借款高,以及大陸曾管制不得與境外金融機構借人民幣外債;
3、依據目前的「大陸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不需「服貿協議」通過,中國企業即可來台購併許可投資項目。至於投資的資金來源是以自有資金或國內銀行借款,還是取決於企業本身的債信與資金成本估算,若能從金融機構取得資金,借台幣的成本應該比借人民幣來得低。
人民幣缺回流機制 中銀台北分行年賺400億
2014-06-15 〔自由時報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
台灣在去年二月開辦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業務,短短一年,國銀已吸收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的人民幣存款。前金管會主委、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昨直言,因為人民幣存款,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將榮登全台「最賺錢」的銀行,預估一年大賺四百億元的利息及利差,全都拜央行沒先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就開放人民幣存款之賜。
明年最賺錢銀行 中銀台北分行搶第一
當前兩岸財經關係,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施俊吉認為,國人因為利差瘋狂搶存人民幣,造成中資銀行在台灣大賺錢的怪現象。
施俊吉指出,去年最賺錢的金控是富邦金,獲利三二六.九億元,但他評估,「明年全台最賺錢的金融機構,將由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奪冠」,預期將可大賺四百億元,但這四百億元全都來自國人喜愛的人民幣存款。
根據央行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底,國人以新台幣一.○三兆元,換得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的人民幣,並將這些人民幣存入國銀,國銀給這些人民幣存款年利率三%的利息,遠高於新台幣存款一%的年息。
施俊吉分析,人民幣存款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利率,是因為中國政府控制利率,讓中國境內的企業貸款,利率高達七%,換言之,即使給存款戶三%的年息,銀行仍可賺四%的利差。
國銀人民幣存款 無法直接在中國放款
此外,中國採行外匯管制,目前國銀吸收的人民幣存款,無法匯入國銀在中國設立的分行直接在中國放款,中國政府只允許國銀貸放給中國昆山台商,或提供境外有需要人民幣的企業或個人,導致國銀收到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人民幣存款,僅借出九億元,不到○.五%。
其他的國銀人民幣存款,只好轉存至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中銀台北分行給予國銀四%的年息,國銀給存戶三%的利息後,還可以賺一%的利差;但中國卻把這二千多億元人民幣,匯回北京總行,在中國放款收取七%的年息,扣除給國銀的四%,等於大賺三%、約新台幣三百億元的利差!
當初國人拿新台幣一兆餘元換得的人民幣,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將這一兆餘元存在央行,即使年息不到一%,一年也有近一百億元的利息;若加計中國放款的三百億元,中國銀行一年就可在台灣賺四百億元。
施俊吉提醒,未來服貿協議若過關,中國企業可來台併購中小企業,這存在央行的一兆元就是併購的資本,對方不用「中資」身分併購,而是來台借錢,只要跟「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的一兆多元存款借錢即可。他呼籲,央行務必要儘速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讓國銀拿這些人民幣到中國放款,才是當務之急。
新聞發布第122號(有關本日某媒體報導「人民幣缺回流機制 中銀台北分行年賺400億」乙則,查相關內容與之前網路流傳之「中國銀行將掌握一兆兩千五百億臺幣供中國資本家來臺灣買臺灣企業」之相關內容類似,本行已於本年4月21日發布新聞稿澄清,茲再次澄清如下: )
中央銀行新聞稿 103年6月15日發布
<網址:http://www.cbc.gov.tw> (103)新聞發布第122號
有關本日某媒體報導「人民幣缺回流機制 中銀台北分行年賺400億」乙則,查相關內容與之前網路流傳之「中國銀行將掌握一兆兩千五百億臺幣供中國資本家來臺灣買臺灣企業」之相關內容類似,本行已於本年4月21日發布新聞稿澄清,茲再次澄清如下:
一、臺灣之銀行吸收客戶人民幣存款後,其人民幣資金之運用包括:轉存中銀臺北、拆存至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銀行、跨境貿易以人民幣支付結算、個人人民幣匯款至大陸、參加行投資大陸銀行間債券市場、購買人民幣債券如寶島債或點心債以及人民幣放款等等。因此,臺灣之人民幣存款轉存中銀臺北只是眾多去化管道之一,並非惟一管道。
二、中銀臺北並未在本行存有1兆餘元新臺幣,本年3月底,中銀臺北持有的新臺幣資產僅125億元,並非外界某位人士所言12,500億元,應係誤解所致。
三、大陸人士來臺投資案件皆由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依「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規定,逐案事前核准。
四、中銀臺北獲利主要來自境外,即將人民幣轉存至大陸境內之中銀其他分行,但中銀臺北所得獲利亦須依規定在臺灣繳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