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僅造成中國經濟問題,還衍生出社會與政治風氣問題!
美債信評調降之後,大陸後續的財政政策該如何因應?值得注意!
北京瞭望/中國三大困惑→錢‧錢‧錢
【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李春】 2011.08.08 04:32 am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有多重的困惑,比如經濟成長是快上去還是慢下來的困惑,通貨膨脹是要漲上去還是已經降下來的困惑,迫在眉睫的一個困惑,是錢的困惑。這個困惑影響到各行各業,引導著物價上下,決定著經濟起落,近期爭論最為激烈。
以外貌決定的看法,中國一直「不差錢」,就算不看飛往香港、巴黎、米蘭的航班的「大款」們,只看那些枯燥的數字,只看財政收入上半年大增之猛,只數外匯儲備一季能增上千億美元。再想想政府當局還在力推千萬保障房建設、人民幣4兆元的水利設施為主的農田基本建設,一定會說,中國哪有錢的困惑?
然而,中國實實在在地沉悶在錢的困惑中,一方面是錢太多的困惑,叫流動性氾濫,一方面是錢太少的困惑,叫信貸緊張。前者被認為是當今中國通貨膨脹的主因,錢太多了,炒風四起,就如洪水,四出漫溢,被及之地就百物騰貴。
後者被認為是中國當今經濟重大威脅之一,成本上升,訂單減少,資金周轉不開了,企業坐困愁城,先後傳出珠三角、長三角的中小企業倒閉潮。
在這一困惑中,管錢的中國央行人民銀行,也備感困惑。在流動性泛濫的指控下,在強力壓抑通脹的調控目標下,人民銀行不得不低頭不認罪,不斷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提準」,以及平均兩個月加一次息,來收縮流動性。
另一方面,人民銀行又開始「放水」,減緩市場的資金緊張,過去三個星期,人民銀行都在悄悄凈投放資金,連續三星期共計凈投放資金人民幣950億元,市場的說法是資金供給恢復正常。
更令人困惑的,是錢太多與錢太少,集中反映為「民間信貸」的瘋狂。上半年,中國社會融資總量超過人民幣7.7兆元,遠高於銀行貸款人民幣4.17兆元的增量。所謂社會融資,相當數量為「民間信貸」,而「民間信貸」,不見得都被統計入社會融資之中。
浙江的地下信貸狂熱、廣東的地下錢莊的興盛,令人不解的,是高利貸狂潮正席捲大半個中國,炒礦的內蒙古、陝西有高利貸大家都懂,正在唱紅歌的重慶高利貸也瘋狂,就看不大明白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民間借貸」,其拆借年息一般高達100%,最恐怖的高達180%。
但別誤會都是黑社會和賭徒在幹,貸錢的和借錢的都身份體面,貸錢的有擔保公司、投資公司、基金等,借錢的大老閭、小商家都有。這錢借來,怎能一年翻倍生利?
再一等錢的困惑,是美債的困惑,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在美債危機中,中國當然得擔心那麼大一筆資產,可能化財為水;中國更擔心的,是原來購買美債,是想以「同乘一條船」來感動美國,現在這一初衷,不僅化為巨大的金融風險,還成了中美新衝突的最大隱患。
中國財經圈中,早點曾互傳一則訊息,說在海德堡公司網站上可讀到,全世界最大的印鈔廠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簽署12台海德堡公司Speedmaster CD 102的採購協議。這是過去四年來海德堡中國分公司最大一筆訂單。包含60台印刷機和六台Pinect Image Control色彩監測系統。
這則消息,是否意味著中國要開動新機器,大印人民幣呢?
現在中國的「錢困惑」,令人想到1992年—1995年那段歲月,那時的大通脹也可狂,那時的金融「三亂」也夠瘋,但那時可沒現在這麼多錢,一個城市如重慶,都夠膽宣示上兆元人民幣的大規劃。
更重要的,是現在沒有「鐵面總理」扛著棺材上陣。於此,今年餘下的日子裡,乃至到明年中共大換屆前,中國經濟都可能沉浸在「錢困惑」之中。
【2011/08/08 經濟日報】
留言列表